初中地理教学兴趣培养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4-1-31 21:31:51 浏览次数:128

初中地理教学兴趣培养之我见

 

        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初中地理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感兴趣的事物,必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心和求知欲,就能够积极主动的认识它、掌握它。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绩,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也自然成为每位地理教师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教学直观形象。地理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时空广远,内容广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较难掌握,必须借助地球仪、教学挂图、景观图片等直观教具,或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的展现教学内容,方能缘情引趣。

1、充分发挥地图册、课本插图和教学挂图的作用。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图片可以充实和简化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够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认真设计地理板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地理板图,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的作用,又能培养学生识图画图的能力。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形有意,化静为动,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优势突显其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喜欢的教学手段,填补了传统教学形式的许多疏漏,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意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仅靠语言讲述、挂图、板图等手段,无法跳出静的框框,多媒体将静态的图物变成动态的过程,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便于学生形象地感知内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有许多地理概念和地理过程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如大气循环、昼夜交替、气候成因等,都是一些难于讲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重难点迎刃而解。

二、巧用口诀,激情引趣。广义的口诀,包括民谣、谚语、古诗词、歌诀、对联、顺口溜、打油诗在内的知识性强、概括性强、趣味性浓又简单易记的句子。有形象性、概括性、韵律性等特征。巧用口诀是教师充分运用各种语言,形象的概括各种地理现象、地理数据、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达到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它符合初中生机械记忆为主的特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单位时间的知识摄入量。

1、利用民谣、顺口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例如:用“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我国地理歌谣非常广泛,也有许多专门的书籍,只要平时注意收集,合理应用,对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大有益处。

2、巧借古诗词教学。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写黄河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时海不复回”;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幽的特点,可吟诵《中发的帝城》。短短几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韵律和谐,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3、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讲海陆间循环用“海纳百川”。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即有科学性,又能客观反映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4、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思维,拓宽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船出长江口——上海”;“江淮河汉——四川”;“红色之路——赤道”;“孔子墓——丘陵”。

口诀教学可以活跃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地理学文理兼顾,在教学中适当引用文学作品,不仅能揭示地理现象和特征,还有淘冶性情的艺术感染效果。口诀概括性强,韵律悠长,简单易记,符合初中生好奇心强、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年龄特征,能激发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辅助,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的活动,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利用乡土地理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并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水土流失,植树造林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

2、建立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寓课本知识于各种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可组织学生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察、观星空找星座、观月等,这样,地理教学就会有声有色,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

激发兴趣,不仅能使学生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从事学习,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