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4-2-27 15:39:13 浏览次数:144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此前提下教师如何才能把课上好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1、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师的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能力成为一个优秀教师重要的衡量标准。教学能力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工具,它决定课堂教学质量水平;教学能力是教师各种素质水平的集中表现,它决定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教学能力是教师的职业能力,反映教师的本质特征。

2、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迫切需要。

我们学校是一所有农村小学。近年来,我校原来的一批骨干教师逐年调离本校,从2000年至今,我校共有8名青年骨干教师外流,全校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12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42.86%,可以说,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青年教师基本上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并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这些青年教师成长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好与差。因此,如何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3、校本教研是提高农村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最有效、可行的途径。

校本教研也是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最有效、最可行的途径。在“一费制”的今天,许多学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问题,农村学校这样的问题也就更加突出了,所以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非常地少。

目前,我县教师进修学校学校举办了首届语文、数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了发展,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如在今年4月份进行的常山县语文、数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大多是各科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员。当然,由于一些原因,能够有幸参加这样的研修班的教师非常的少,据了解,农村学校能够有幸参加这些研修班的老师每所学校最多只有一至二名骨干教师,部分学校甚至得不到这样的机会,而且是三年一轮。

因此,探索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农村学校发展的要求。农村学校需要形成一种适合的、快速的提高农村青年课堂教学能力的模式,使广大青年教师便于操作和学习,从而使更多的农村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纵观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围绕着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内容等问题进行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些理论指导,但对于农村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现状缺乏深入的了解,大多数农村青年老师还只是停留在一个学期上一堂“公开课”的基础上,没有形成一条提高农村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目前,常山县的教师进修学校的语文、数学、科学骨干研修班的举办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如果能够在农村学校形成一定的培养模式,则能够使得更多的农村青年教师得到快速成长,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研究内容

(一)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探寻提高农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途径,具有农村特点、可供相同或类似学校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以及实施方法、培训内容、评价机制等。

本课题的具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达到一个重点:重点培养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两个提升: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三个意识: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内容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通过培养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来达成目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调查我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现状。

a、建立我校青年教师档案,确定实验对象和参照对象;

b、组织实验教师和参加对象上公开课,了解我校青年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

c、组织实验教师和参加对象撰写教学设计,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课型、目标、内容、结构、方法等的设计能力;

d、通过开展活动,了解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

2、对实验对象的教师开展实验研究。

a、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知识的学习,提高实验教师的相关方面的理论水平;

b、有组织地开展撰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课堂设计、自我反思的能力;

c、学习名师课堂、模仿名师教学。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第一点是临帖,而我们课堂教学也可以对名师课堂教学进行模仿,达到提高基本操作的能力;

d、加强实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学校的现代教育设备也逐渐提高,如多媒体教室的建成,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应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e、磨课。一个专家曾说过,磨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方法;

f、展示。经常开展学科组公开课、校级公开课、片级公开课,促进教师的课堂操作能力,更能得到同事的引领、指导;

g、撰写研究论文,把一些经验理论化,同时与促进教师的课堂研究能力。

3、校本培训。

把我们的课题研究与校本培训有机的结合,达到更有效的研究效果。

4、建立博客交流网(雷蕾在线:leixingrong.bokee.com)。

建立一个课题的交流博客,组织实验教师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研究论文,交流感悟、收获等,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与各地同行的进行交流、沟通,获取更多的好的经验。

四、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采用以“聚类分析”和行动研究为主的方法,同时辅之以案例研究、调查法、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结合使用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7年4月至2007年5月)

(1)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文献研究,收集有关信息,确定课题研究具体内容,设计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组成员。

(2)建立实验教师成长档案。对实验教师进行了解,如教学习惯、基本功、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

(3)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一些先进的、科学的青年教师培养的成功经验,探索我校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以及研究方向。

2、实施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

(1)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2)进行课堂教学操作性研究。对我校已有的一些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反思,并通过学习名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观察方面的进行研究,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收集相关资料,如教学设计、反思、观摩课等。

(3)进行经验总结、课堂教学汇报,撰写相关论文,并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进行分析,撰写案例。

3、结题阶段:(2008年7月至2008年10月)

根据实践阶段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对结果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为保障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和实行以下保障措施:

1、本课题请教研室毛志伟老师作为顾问,负责对本课题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本课题的负责人是学校的教务主任兼教科室负责人,曾负责和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均是我校的青年骨干教师,这些教师对自己的成长充满地渴望和要求,这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人的积极因素。

2、建立健全实验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种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奖罚分明,为课题研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本课题已向学校争取一定的资金,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