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图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4-2-28 10:26:28 浏览次数:134

地理知识图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第八中学

邮编:215500 姓名:陈雪文

关键词:地理图像 图化教学

摘要: 地图是地理事物最基本的载体,地图是地理教学的舞台和阵地。没有地图的地理知识将失去其原形和时空结构,地理学就失去了她应有的学科特色,同时也将失去地理学研究的主阵地。在地理图像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建立地理科学的殿堂。地理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图像,进而构建地理科学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互联网上丰富的地理资源,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更快捷、更高效、更形象的知识载体,充分地利用好这一资源平台,也是学好地理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的台阶。

地理概念是构成地理知识大厦的“砖石”,要使学生形成地理思维能力,起“砖石”作用的地理概念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不建立起地理概念之间的关联,也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概念既具有相互独立的一面,又具有相互联系的关系。地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和形成基本的地理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概念之间的各种关联,进一步去把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最终形成独立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去提升和发展这种认知能力。

      地理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地理判断和思维的正确性。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认识到地理概念正确性的重要程度。为此,老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地理现象,多查看地理图片和各种地图,多阅读地理方面的文刊,并在教学中通俗而不失科学性地诠释地理概念。

但光有一大堆零散的地理概念是难以建立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的第二个重点是让学生建立多种形式的地理能力。如考察和调查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地理归纳和总结能力。最高层次上,还有地理创新研究能力。

地理图化教学就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必要的途径。

一、地理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从本质上讲,地图应该是地理学的第一语言,没有地图,我们就难以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也难以表达出区域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发展。如果没有地图,地理学将失去最直观、最形象的表达方式。地图是地理事物的最基本的载体。没有地图的地理知识将失去其原形和时空结构,成为无根之树,无本之木。没有地图,地理学就失去了她应有的学科特色,同时也将失去地理学研究的主阵地。所以,地理教学务必以地图教学为基础,以地图教学为根本。有了地图知识,就有了地理教学的舞台和阵地,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建立地理科学的殿堂。

      地理教学中的图像多种多样。除了各类专题地图和区域地图以外,还有平面的或立体的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多变量混合座标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关联图、地理知识结构图等。

      由此可见,地理图像系统构成了地理学的基石。所以,地理教学必须立足于地理图像的教学。

      二、地理图像系统及其建立

1、课堂教学中的教具性地理图像系统的建立

      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是教具性的地理图像,通常分为九大类:一是传统的教学挂图;二是老师当堂勾勒出的黑板略图;三是从计算机或网络上调用的电子地图;四是幻灯片;五是地理事物的录象如“CD”;六是教学模型(如地球仪、中国地形模型、地理拼图);七是实物标本(如矿物、岩石);八是实地拍摄的景观图照;九是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是学校根据教学的需求从地图出版社订购的,教学模型、实物标本、幻灯片和“CD”等通常从教具厂订购,也可由教师自主制作。教师可自制教学多媒体课件,还有一些资料可以从网上下载后再编著。

2、学生学习过程中常用地理图像的建立

      学习地理之初,首先要建立基本的地图知识,从地球仪开始,认识地球的形态、大小,接着再建立陆地和海洋的概念,认识四大洋和七大洲。再去了解等高(深)线和海陆的各种地形形态。进一步就可以学习中国的位置、面积、陆地轮廓行政区等知识了。从自然地理知识再深入到人文地理知识。然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拓展、综合和提高。地理图像的建立,依赖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看图、填图甚至绘图和默图。还要让学生来解释各种地理图像所包含的意义。让学生形成地理概念、培养他们的地理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绘制各种图像来表达地理知识,锻炼地理思维能力。

      三、地理图像系统的应用

1、地理图像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图像是贯穿于地理教学始终的一片舞台,也是地理教学的一条红线。

⑴精心构图:针对每一堂课的不同教学内容,地理教师首先要精心构图,每堂课至少要选择两、三幅既简洁又能突出教学重点的图像,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初中生,教师可多从形态、色调和声音等方面突出教学的内容,这样就能让学生形成十分鲜明的记忆。如海洋的教学可突出海洋面积的广阔、海水的蓝色、又苦又咸的味觉(成分)、汹涌的海浪(能源)、深邃的海底(矿产)、奇异的生物等生动、感性、具体的一面。对高中生,可以更多地从丰富的海洋资源对人类的意义,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重要性等理性的层面加以教育。这种知识,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先放一段有关海洋的科学教育录像片,配合一些图片资料,再进行讨论和总结。

⑵据图说理:让学生专注于图像,通过教师对图像的指点、解释和分析,让学生建立最接近实际的地理现象、运动过程、成因和影响,进而掌握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如学习台风知识时,可让学生先看台风云图,然后看台风天气下的狂风暴雨及造成灾害的录像短片。结合学生的所见再来讲台风的知识,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其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必然事半功倍。对高中生讲课时,教师通过录像资料引发学习兴趣后,在运用地转偏向力等知识和黑板略图去解释台风(气旋)形成的原因时,学生才会用心去思考,求得对台风成因、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的理解。

⑶析图解题:①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文字和图表,了解题目的提问方向;②再从题中用笔画出有用的信息;③利用题目中的条件和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向问题的方向推导出可能的中间条件,最后找出问题的结论,并记录在草稿纸上;④最后,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或图像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问题的结论。

⑷归图总结:在复习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时除了一般的文字归纳工作以外,(如,经度的归纳是:经度从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 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算起,向东递增的是东经度,向西递增的是西经度,东经和西经各占180度,国际上还规定,原则上把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界线。)最常用的方法是图表归纳法,如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地理影响可表示为下列图表。

比较对象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概念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方向

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

都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转”。

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角速度

除两极点为0外,都为15度/小时

约为每天1度。

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为1670km/s

平均约为30km/s

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23°26′

黄道平面

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现象

②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时差)

③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南半球向左,北半球向右的偏向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③四季的形成

④五带的形成

           

 

   

影响产业转移因素

发达国家(日本)

发展中国家(中国)

劳动力因素

数量缺少、质量较高、工资高

数量多、质量较低、工资低

内部交易成本

消费水平很高,因此内部交易成本也高

消费水平很低,因此内部交易成本较低

市场因素

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政策

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

实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

地价与环保

地价高,对企业环保要求较高

地价低,对企业环保要求相对较低

 

       对以上两个探究活动的评价:

①通过老师自编学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通过课堂提问,突出教学重点;

③通过结构图式的演示和归纳,突破教学难点,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着力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活动的形式,学会一种探究问题和用图表来表达地理问题的方式,形成探究性学习的经验。

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还可以把课堂课堂教学中所用的图表,印制成填充题的形式,采用当堂限时练习和当堂重点默写两种方法,来检查和提高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教学反馈的即时性、经常性,以督促学生自觉地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

五、地理图像系统在训练测试中的应用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在练习和测试中,老师要经常利用地图和图表来考查学生对地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此,教师要在练习中编制一些运用地图或图表的综合题。首先,老师要根据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选择合适的图像,通过隐藏某些知识,给出一定的区位特征,如经纬网,大洲或行政区的轮廓,海峡,河流,山脉,等高线,铁路,城市,时间,风向,等温线,等压线,降水量等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进而去考查学生相关地理事物的分布,分析和应用考题中的信息,寻求地理分布规律,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教和学,还是练和考,教师都应立足地图和图表,只有这样,才能使地理教学具有地理特色,也让学生学会具有地理特色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限时默写举例如下:

把下图中数字①~⑨和字母A~D所代表的意思正确地填写在图下的空格中